首页
AI 新闻
AI 新闻
要闻
2023.09.24
微软深夜革命,GPT-4 Office全家桶登场!每月30刀,10亿打工人饭碗被抢?
9
微软深夜革命,GPT-4 Office全家桶登场!每月30刀,10亿打工人饭碗被抢?
微软果然来搞事了!深夜忽然炸场,GPT-4 加持全新 Copilot 正式接入 Office 全家桶、Windows 11 和 Edge。可以说,微软半年前「吹的牛」,今天几乎全部都实现了。鸽了 6 个月,微软 Copilot 全家桶,真的要来了! 刚刚,微软又在深夜放炸弹了—— 9 月 26 日起,全新升级的 Copilot 将直接集成到 Windows 11、微软 Office 365 全系产品和 Edge 中。 从此,不管是 Word、PPT、Excel、Outlook、Teams 这些办公软件,还是 Windows 11 操作系统,亦或是 Edge 浏览器,通通都会得到 GPT-4 的加持! 果然不出所料,昨日 DALL·E 3 的发布,只是微软放大招的号角。或许是谷歌多模态大模型 Gemini 的风声日渐逼近,微软急了。 对于 Copilot,微软这样介绍——「你的日常 AI 伴侣,让你更聪明、更有创造力、更有生产力,与周围的世界连接得更紧密。」 满满写着这几个字——进化为更好的打工人。 微软 Copilot 全面上线,AI 新时代来了!9 月 26 日 Windows 11 推出的巨量更新中,之前已经测试了一段时间的 Windows Copilot 直接上线。 就像 Copilot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副驾驶一样,这次的 Windows 11 Copilot 将利用 AI 的理解能力,帮助用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轻松创建,完成 Windows 中的各项任务。 有了 Copilot 的加持,Windows 11 瞬间化身你的数字管家。你不用再记住那些像咒语一样的快捷键组合,只用向他用自然语言提出要求,他都能尽最大的努力直接向你呈现结果。 这个推出了 20 多年,世界范围内用户最多的操作系统,将成为用户体验 AI 强大能力的始发站。
好说新闻
·2023-09-22
每日AI资讯(9.22):不能错过的大新闻
2
每日AI资讯(9.22):不能错过的大新闻
9月22日每日资讯,每天阅读3分钟,提早告别信息差 1.鹏城实验室发布通用AI大模型鹏城・脑海。据悉,鹏城・脑海依托鹏城云脑II国产化AI算力平台预训练,采用Mind Spore昇思国产化深度学习框架,可实现2000亿参数。 2.AMD推出AI推断芯片Versal AI Edge XQRVE2302,主要应用于太空领域。该芯片具备辐射耐受性的太空级技术,且仅占据23平方毫米的面积,功耗减少近75%。 3.微软将Copilot集成到Windows11、Office全家桶和Edge中。Copilot不仅能提取数据,还可以在Outlook等应用程序中实时提出建议,并且能从Bing Mobile和Edge获取上下文。 4.vivo自研AI大模型将在OriginOS4系统中首次应用。该大模型在C-Eval全球中文榜单上位列第二,同时在CMMLU全球中文榜单上荣获第一。 5.openKylin操作系统接入大模型,包括语音助手、桌面AI大模型插件两种场景,可实现识别语音输入、快速打开应用等,还支持使用用户自己申请的API Key 和Secret Key。 6.YouTube推出新的AI技术工具,包含DreamScreen、YouTube Create、Aloud等,可实现AI生成的背景、视频灵感洞察和视频制作辅助。
好说新闻
·2023-09-22
微软 GitHub AI 代码助手 Copilot Chat 现已开放个人使用
4
微软 GitHub AI 代码助手 Copilot Chat 现已开放个人使用
微软 GitHub 于今年 7 月份为企业用户推出了 Copilot Chat 工具,这是一个 AI 代码助手。今日,GitHub 宣布该工具已可在 Visual Studio 和 Visual Studio Code 中面向个人使用,为 GitHub Copilot 个人用户提供公开测试版本,附链接如下:https://gh.io/github-copilot-chat-beta据介绍,GitHub Copilot Chat 测试版已免费向所有 Copilot 个人用户启用。目前,Visual Studio 和 Visual Studio Code 编辑器均支持 GitHub Copilot Chat,个人用户还将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通知,以指导进行后续步骤。以下是 GitHub Copilot Chat 的一些功能:实时指导:GitHub Copilot Chat 可以建议针对特定编码挑战量身定制的最佳实践、技巧和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使用 GitHub Copilot Chat 快速学习新语言或提高技能。 代码分析:通过 GitHub Copilot Chat,开发者可以分解复杂的概念并获得代码片段的解释。 解决安全问题:GitHub Copilot Chat 可以提出修复建议,并帮助减少安全扫描期间发现的漏洞数量。 简单的故障排除:在调试代码中,GitHub Copilot Chat 不仅可以识别问题,还可以提供建议、解释和替代方法。
好说新闻
·2023-09-21
360 智脑大模型面向公众开放:千亿参数规模,十大核心能力
1
360 智脑大模型面向公众开放:千亿参数规模,十大核心能力
360 公司官方今日宣布,360 智脑大模型全面接入 360 全家桶,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用户可通过 ai.360.com 一站式登录体验 360 智脑 App、360 搜索、360 安全浏览器、LoRA360、AI 数字员工等大模型服务,大家可自行体验。据介绍,360 智脑拥有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超万亿 tokens,具备生成创作、多轮对话、逻辑推理等十大核心能力、数百项细分功能,能够覆盖大模型应用的所有场景。基于 360 智脑的企业级垂直大模型,已在金融、医疗、教育等近 20 个行业陆续落地。360 智脑大模型号称拥有三大创新体验:第一,360 智脑为上网体验引入更强的智能助手,可一键对浏览网页进行总结摘要、翻译、改写,结合图形化效率工具。 第二,大模型数字人结合 360 搜索多年积累的垂直知识库,可智能优化用户输入 prompt,识别用户意图,AI 问答生成结果更加专业、优质。 第三,多轮问答生成和引导的追问形式,可突破用户知识边界,最大程度激发用户创造力。
好说新闻
·2023-09-21
OpenAI 发布 DALL-E 3 文生图模型:与 ChatGPT 完全集成 在细节和提示保真度方面挑战极限
5
OpenAI 发布 DALL-E 3 文生图模型:与 ChatGPT 完全集成 在细节和提示保真度方面挑战极限
本周三,OpenAI 宣布了 DALL-E 3,这是其最新版本的 AI 图像合成模型,它与 ChatGPT 完全集成。 DALL-E 3 通过紧密遵循复杂的描述并处理图像内文本生成(如标签和标志)来渲染图像,这是早期模型所面临的挑战。目前处于研究预览阶段,将于十月初提供给 ChatGPT Plus 和企业客户。 与其前身一样,DALL-E 3 是一种文本到图像生成器,根据称为提示的书面描述创建新颖的图像。尽管 OpenAI 没有透露关于 DALL-E 3 的技术细节,但以前版本的 DALL-E 的核心 AI 模型是基于由人类艺术家和摄影师创作的数百万张图像进行训练的,其中一些是从像 Shutterstock 这样的库网站获得许可的。DALL-E 3 很可能也遵循了这一相同的方法,但使用了新的训练技术和更多的计算训练时间。 从 OpenAI 在其宣传博客上提供的示例来看,DALL-E 3 似乎是迄今为止可用于按提示操作的图像合成模型中的一个巨大突破。尽管 OpenAI 的示例是精选的,以展示其效果,但它们似乎忠实地遵循了提示的指令,并以无需任何「黑科技」或提示工程即可令对象逼真地呈现出来。 与 DALL-E 2 相比,OpenAI 表示 DALL-E 3 能够更有效地细化手部等小细节,从而默认情况下创建引人入胜的图像。 相比之下,来自另一竞争对手供应商 Midjourney 渲染了逼真的细节,但仍然需要对提示进行大量反直觉的调整才能控制图像输出。 DALL-E 3 似乎还可以处理图像中的文本,而其前身无法做到这一点(一些竞争模型,如 Stable Diffusion XL 和 DeepFloyd,在这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好)。例如,包含「一幅画中,一个鳄梨坐在治疗师椅子上,说着『我感到内心空虚』,中间有一个坑孔大小的洞」的提示,创建了一个卡通鳄梨,角色的台词完美地被包含在一个对话气泡中。
好说新闻
·2023-09-21
TikTok成为第一个正式要求创作者添加人工智能生成标签的平台
1
TikTok成为第一个正式要求创作者添加人工智能生成标签的平台
TikTok近日全面启动平台AIGC内容的监管。为了提高透明度,TikTok正式推出了其新的AI生成内容的内部标签。 TikTok要求使用AI在应用中创建帖子的用户标记它,如果未能这样做,他们的内容可能会被删除。 根据TikTok的说法,AI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意机会,但如果观众不知道内容是由AI生成或编辑的,它可能会混淆或误导观众。标记内容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明确告诉观众内容是由AI技术大幅修改或修改的。 TikTok成为第一个正式添加特定AI生成标签的平台,Instagram也正在开发其自己的AI内容标签,它也可能会使发布成为要求。YouTube也正在开发新工具来应对预期的“AI海啸”,而X到目前为止已经依赖于社区注释来帮助用户了解人工内容。
好说新闻
·2023-09-20
谷歌 Bard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升级:已支持插件功能
谷歌 Bard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升级:已支持插件功能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谷歌 Bard 发布了最新的更新,增加了对谷歌应用的插件支持,包括 Gmail、Docs、Drive 等。谷歌表示,这是 Bard 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版本,可以在全球各种语言和国家中提高协作效率。 谷歌应用的插件可以让 Bard 访问和使用来自 Maps、YouTube、Hotels 和 Flights 等应用的实时信息,并且可以随时关闭。用户只需在 Bard 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插件图标,或者在提示框中输入“@”加上插件的名称,就可以快速选择一个插件。例如,用户可以输入“@Maps”来让 Bard 显示地图信息,或者输入“@YouTube”来让 Bard 播放视频。 IT之家注意到,除了插件支持外,谷歌 Bard 还增加了一个“公共链接分享”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与 Bard 的对话分享给任何人,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继续对话。此外,Bard 还可以“复核”自己的答案。每个答案的底部都有一个“G”按钮(代表谷歌),用户可以点击该按钮让 Bard 在谷歌上再次检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谷歌 Bard 目前已经开放公共预览,用户可以在网上免费体验。
好说新闻
·2023-09-20
佳能神经网络工具软件发布:去马赛克、降噪、镜头优化、图像超分辨率
佳能神经网络工具软件发布:去马赛克、降噪、镜头优化、图像超分辨率
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开幕前夕,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旗下两款神经网络工具软件 —— 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工具(Neural network Image Processing Tool)和神经网络升级工具(Neural network Upscaling Tool)正式上市。佳能表示,这两款软件依托佳能不断升级的深度学习技术,可帮助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进一步提升已拍摄照片的画质,拓展照片表现力。杭州亚运会期间,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工具与升级工具也可应用于赛事摄影报道中。据介绍,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工具提供了去马赛克、降噪、镜头优化三大功能。去马赛克功能包含抑制摩尔纹、锯齿和伪色彩,提升图像分辨力; 降噪功能基于高效的降噪处理,提升轮廓线的品质和降噪效果; 镜头优化是原有数码镜头优化功能的升级版,号称针对大幅像差以及像差引起的高光溢出,改善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好说新闻
·2023-09-20
DeepMind 推出 AI 工具 Alpha Missense,用于预测人类的有害基因突变
DeepMind 推出 AI 工具 Alpha Missense,用于预测人类的有害基因突变
谷歌旗下 DeepMind 日前推出了名为 AlphaMissense 的 AI 工具,其中评估了所有 7100 万个“错义”突变,IT之家经过查询得知,该工具已经上架 GitHub,研究结果日前也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图源 相关论文据悉,人类专家迄今只发现了 0.1% 的错义变体的临床影响,这些变体改变了人体主要工作分子 (蛋白质) 的结构。在这些突变中,人类遗传密码中的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其中 32% 被归类为可能致病,57% 为良性,其余不确定。AlphaMissense 预测显示了两种蛋白质结构的突变,其中红色为有害,蓝色为良性,灰色为不确定。▲ 图源 相关论文DeepMind 伦敦总部的项目研究员 Žiga Avsec 声称:“此前发现致病变异的实验既昂贵又费力,每种蛋白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实验都必须单独设计,这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通过使用 AI 预测,研究人员可以一次预览数千种蛋白质的结果,这有助于确定资源的优先次序,加快更复杂的研究。”Žiga Avsec 同时表示,当前 AlphaMissense 也有局限性,该工具对致病性的预测并不能告诉研究人员“变异体的生物物理性质”,不过他依然对该工具的前景表示乐观。同为该项目的研究人员程俊表示,“这些 AI 预测从未真正打算单独用于临床诊断,它们应该始终与其他证据一起使用,不过这些预测依然将有助于提高罕见病的诊断率,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新的致病基因。”参考链接Accurate proteome-wide missense variant effect prediction with AlphaMissense deepmind/alphamissense — GitHub DeepMind’s New AI Can Predict Genetic Diseases
好说新闻
·2023-09-20
百度发布国内首个“产业级”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
百度发布国内首个“产业级”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
百度正式发布国内“产业级”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这也是国内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医疗大模型。发布会上,百度正式宣布面向大健康上下游产业开放灵医大模型测评、试用,推动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据了解,灵医大模型已与固生堂、零假设等达成合作,并已定向向公立医院、药械企业、互联网医院平台、连锁药房等200多家医疗机构开放体验。目前,灵医大模型推出Lite版、旗舰版、定制版三个版本,分别对应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合作伙伴可通过API方式调用大模型能力,或以插件形式将大模型能力嵌入到已有产品系统中,打造AI原生的应用产品。灵医大模型能够结合自由文本秒级生成结构化病历,根据医患对话精准分析生成主诉、现病史等内容。此外,灵医大模型也是业内支持多篇中英文文献同时解析的大模型,基于文献解析内容实现智能问答。在辅助诊疗方面,灵医大模型可实现通过多轮对话了解病人病情,实时辅助医生确诊疾病,推荐治疗方案,提升就诊全流程的效率和体验,并成为患者的24小时“健康管家”,提供智能客服服务。此外,灵医大模型还能为药企提供多项赋能,包括专业培训、医药信息支持等等。数据方面,灵医大模型致力于实现“循证AI赋能大健康产业”,确保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灵医大模型持续输入百度沉淀的覆盖“医-患-药”全场景的医疗健康数据和权威医学知识,包括线下诊疗场景的脱敏病历、文献指南、医疗知识图谱数据,线上场景的科普知识、健康医典、健康咨询数据,以及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全球药品器械数据等。此外百度表示,灵医大模型在发布前也经历了一系列严格的“考试”,有上百名三甲医生在安全性、正确性、逻辑性、理解力和完整性等五个维度对市面上的大模型产品进行重点考察多维度同类模型。
好说新闻
·2023-09-20
微软 Excel Lab 引入 Python 编辑器,帮用户驾驭复杂长代码
微软 Excel Lab 引入 Python 编辑器,帮用户驾驭复杂长代码
9月19日消息,微软在今天发布的新闻稿中,宣布在 Excel Labs 中引入 Python Editor 功能,允许用户使用专用代码编辑器在 Excel 中编写和编辑 Python 公式。微软表示目前这是一项实验性功能,已经邀请部分用户参与测试,希望收集用户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完善。微软表示通过引入 Python Editor 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使用更复杂和更长的 Python 代码段,并通过优化的编辑界面来增强 Python 体验。微软引入 Python Editor,可以帮助用户查看代码执行流程和结果输出情况,该编辑器还使用了和 Visual Studio 相同的逐渐,支持 Visual Studio Code 为 Python 开发提供的许多功能,例如 IntelliSense、格式设置、代码完成和语法突出显示等。
好说新闻
·2023-09-19
淘宝问问 AI 助手测试版上线:无需申请即可体验,具有导购功能
淘宝问问 AI 助手测试版上线:无需申请即可体验,具有导购功能
淘宝 AI 大模型“淘宝问问”现已上线测试,用户将 淘宝 App 升级到最新版(苹果手机更新到 iOS14 以上系统),无需申请即可体验。据淘宝官方介绍,淘宝问问是淘宝 App 在原搜索功能上对电商搜索导购方式进行迭代的创新尝试,旨在结合用户输入,通过深度合成算法为用户提供更符合消费习惯的商品和内容。笔者实测,用户在淘宝 App 搜索框输入“淘宝问问”即可跳转到相关页面,进入该页面之后在搜索框内输入产品名称,即可看到相关产品的视频和文字介绍。此外,推荐产品的购买链接也会出现在文字介绍之下。可能是处于测试版的原因,淘宝问问对部分新产品的介绍并不准确。例如询问华为 Mate60 手机,淘宝问问回答称该机是 2022 年发布产品,这显然不是正确答案。但是,文字介绍下面的产品链接还是较为准确,明确导向了华为 Mate60 手机。随后,小编进行了多次尝试,发现每次都会不同答案。此外,用户还可以向淘宝问问进行提问,例如让其推荐一款无线耳机。淘宝问问会给出三个选项并给出推荐原因,供用户自行选择。目前,淘宝问问正式版上线时间还未知。
好说新闻
·2023-09-19
快手自研文生图大模型“可图”(Kolors)开启内测
2
快手自研文生图大模型“可图”(Kolors)开启内测
继上个月推出“文生文”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后,快手又在新的“文生图”赛道推出了自研产品。据 GenAI 新世界报道,快手在 AIGC 领域的最新进展 —— 自研大模型“可图”(Kolors)已在公司内部全面开启测试。据介绍,可图大模型能够基于开放式文本生成各类的绘画作品,它有着三大突出特点:强大的文本理解、丰富的细节刻画,以及多样的风格转化。笔者注意到,快手于 9 月 15 日在主站上内测了一项 AI 文生图功能“AI 玩评”,而它便是由“可图”文生图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据报道,有快手研发人员透露,快手 AI 有着数十亿的图文训练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开源社区和自研 AI 技术合成,并且覆盖了常见的三千万中文实体概念,在此基础上训练研发了一个强大的中文 CLIP 模型。快手官方还表示:快手应用的累计互关用户对数超过 311 亿对,同比增长近 50%,日均互动(包括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总量达 80 亿次。有较强用户黏性的短视频评论区成为 AIGC 能力最佳的落地应用场景之一。
好说新闻
·2023-09-19
英国公布 AI 监管原则:开发者要为输出内容负责
英国公布 AI 监管原则:开发者要为输出内容负责
据报道,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今日提出了管理 AI 模式的新标准,涵盖问责、访问和透明度等事宜,以促进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早在今年 5 月份,英国 CMA 就开始研究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影响,以确保这项技术被用于造福企业和消费者。CMA 首席执行官 Sarah Cardell 今日称,这项技术确实有潜力提高生产率,让数百万人的日常任务变得更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后果一定就是积极的。Cardell 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提出了这些新原则,并启动了广泛的参与计划,以帮助确保 AI 模型的开发和利用,是以促进竞争和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CMA 此次公布的监管原则共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分别是问责、访问、多样性、选择、灵活性、公平交易和透明度。问责方面,要求开发人员和部署人员对输出内容负责;访问方面,要求不得进行不必要的限制;选择方面,要为企业提供足够的选择,以便他们可以决定如何使用 AI 模型;公平交易方面,要求不得从事反竞争行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CMA 将与英国和国际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开展一项重要的参与计划,进一步发展这些原则,共同支持 AI 在这些关键市场的积极发展,以促进有效竞争和消费者保护,造福于人民、企业和经济。当前,英国政府正希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和监管方面的领导者,并计划在今年 11 月举办全球首届人工智能峰会。为了尽快吸引人工智能企业和技术进入英国,英国政府还提出了一项新的版权法豁免建议,允许出于任何目的而进行文本和数据挖掘。如果该提议被通过,则受版权保护的艺术和文化内容就将轻易沦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培训资料。为此,一群英国国会议员上个月呼吁,要求政府对人工智能系统执行更明确和更严格的规则,以免一些版权内容被非法利用。
好说新闻
·2023-09-19
腾讯混元大模型通过备案 将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腾讯混元大模型通过备案 将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腾讯混元大模型首批通过备案,将正式上线,并陆续面向公众开放。据悉,腾讯混元大模型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实用级大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腾讯已将大模型技术深度应用到多个业务场景中,包括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微信搜一搜、QQ浏览器等在内的超百个业务和产品,已经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测试。上周,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对外亮相,客户可以直接通过API调用,也可以将混元大模型作为基底模型,为不同产业场景构建专属应用。
好说新闻
·2023-09-18
英国大法官正使用ChatGPT,总结裁决书!
英国大法官正使用ChatGPT,总结裁决书!
上诉法院法官伯斯勋爵 (Lord Justice Birss) 表示,他对 ChatGPT 生成的答案充满信心,但强调了不要依赖人工智能来处理你一无所知的话题的重要性。一位英国法官承认使用 ChatGPT 撰写部分案件裁决。 伯斯大法官表示,他呼吁“非常有用”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总结他不熟悉的法律领域,然后复制并粘贴其响应。 这位专门研究知识产权法的上诉法院法官表示,此类工具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是生存威胁吗? 据《律师公报》和《电讯报》报道,伯斯大法官在一次法律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我问 ChatGPT 能否给我一份该法律领域的摘要,它给了我一段话。 “我知道答案是什么,因为我正要写一段话来表达这个问题。 “但它为我做到了,我把它放在我的判断中。 “它就在那里,而且非常有用。” 然而,法官强调了不要依赖人工智能来处理你一无所知的话题的重要性。 ChatGPT 和类似的工具已被证明容易产生幻觉,或者编造一些东西。 今年早些时候,两名纽约律师因使用 ChatGPT 生成的虚假案件引文的法律摘要而被罚款。 他们用它来寻找支持客户针对航空公司的人身伤害案件的法律先例,但许多在法庭上被证明完全是假的。 伯斯大法官表示,他有信心使用它,因为他认为它的答案“是可以接受的”。 他补充说:“我对我的判断承担全部个人责任,我不想把责任推给别人。” 司法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司法学院提供审判核心方面的培训,包括起草和作出决定。 “司法部门定期审查培训内容和指南,以跟上法律实践、立法和技术的发展。”
好说新闻
·2023-09-18
全球第一CRM厂商,将类ChatGPT功能集成在CRM中
全球第一CRM厂商,将类ChatGPT功能集成在CRM中
全球排名第一 CRM 厂商 Salesforce 在官网宣布,推出生成式 AI 助手 Einstein Copilot,并将其集成在 CRM 等产品矩阵中,帮助用户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据悉,Einstein Copilot 提供了类似 ChatGPT 的功能,用户通过文本对话的方式就能自动生成销售电子邮件、回复客户提问、生成创意营销文案、生成合同等,例如,帮我生成一份关于鞋子的社交平台营销文案。 同时 Salesforce 推出了面向 B 端的产品 Einstein Copilot Studio,允许企业结合自己的业务场景和数据进行微调,打造量身定制的生成式 AI 产品。 Salesforce 作为全球 CRM 领域的绝对霸主,非常热衷于投资生成式 AI 并成立了一个 5 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在众多知名生成式 AI 企业的融资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此外,根据 Gartner 调查数据显示,45% 的组织高管正在加大对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的投资,70% 的组织正在探索生成式 AI 的场景化落地,这些也促使了 Salesforce 全面拥抱生成式 AI 的决心。 Einstein Copilot 介绍Salesforce 表示,与其他 “外挂” 式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相比,Einstein Copilot 将原生集成在 CRM 中,并且可以使用来自 Salesforce 任何产品的数据。 为了保证 Einstein Copilot 生成的内容安全、准确、高效,其数据来自 Salesforce Data Cloud。这里积累了 Salesforce 海量客户数据、企业内容、遥测数据、Slack 数据以及其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功能如下。
好说新闻
·2023-09-18
第一次用 AI 写小说就获奖了,他们的创作秘籍大公开
3
第一次用 AI 写小说就获奖了,他们的创作秘籍大公开
上个月,GenWorld 联合 Hugging Face、真格基金等举办了首届 “中文 AI 微小说大赛”。 参赛选手必须使用 LLM (大语言模型)来创作小说,并提交具体的交互截图、聊天记录外链等材料,以证明作品是由 LLM 生成。 而且为了保证公平性,比赛还严禁对 AI 生成的作品进行任何人工润色和加工。 从小说的主题构思、情节设计到文字表述,所有环节都要由 AI 完成,这不仅考验 AI 的算法和模型能力,更考验人类对 AI 的驾驭和掌控。 来自主办方 GenWorld 的宋俊霆告诉笔者:“我们评审下来发现,作品的好坏基本上跟 Prompt 的质量高低是直接挂钩的。好的作品,一般在交互上也体现出了细致清晰的思维。” 在综合了作品的独特性、创新性、应用 AI 的能力、文笔表达和情感共鸣等因素后,大赛最终评选出 6 篇优胜作品,并公开了获奖选手的 Prompt 记录。 我们跟其中 3 位获奖选手聊了聊,虽然他们的作品和 Prompt 技巧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专业的小说创作者。 一等奖《将军百战死》的作者 “麦兜不是猪”(以下简称 “麦兜”)是一位游戏策划,二等奖《回环》的作者 “易木里” 是一位翻译,三等奖《我是 E&M》的作者 Elfe 则是一位在老师和程序员之间反复横跳的斜杠中年。 在与三位选手的对话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话题: 在用 AI 进行微小说创作时,如何准确表达自身需求,引导 AI 产出理想内容?  有什么具体实用的 Prompt 方法论分享?  人类究竟应该在人机共创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何看待 AIGC 引发的版权和伦理道德争议?  AI 能否取代人类创作者?一场人机联合写作实验《将军百战死》作者 / 麦兜不是猪 由于国王连续多月受到梦中魔物的干扰,脸色憔悴,忧心忡忡。 为此,他召见国中最勇敢的将军,商议对策。
好说新闻
·2023-09-18
分析了全网流量访问前50名的GenAI网络产品,我们发现....
8
分析了全网流量访问前50名的GenAI网络产品,我们发现....
a16z发布了一篇文章: 通过对截止2023年6月的SimilarWeb流量数据分析,对前50名的GenAI网络产品进行了月访问量排名。 榜单上 90% 的公司已经实现盈利,几乎所有公司都通过订阅模式实现盈利。列表中产品的平均收入为 21 美元/月(对于包月套餐的用户)——每年收益 252 美元。 同时总结了六大发现: 1、大多数领先的产品都是基于生成性AI从零开始构建的:像ChatGPT一样,这个列表上的大多数产品一年前都不存在,这表明许多传统公司正在用AI增强他们的产品,但许多最引人注目的消费体验都是全新的。 前 50 名名单中的公司几乎分为 3 个部分:(1) 训练自己的专有模型,(2) 微调现有模型,以及 (3) 在现有模型之上构建消费者 UI(例如,“GPT 包装器”)。但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 10 的产品中,有一半是基于自己的模型构建的,而 4 个是微调的——只有一个属于“包装”类别。 2、ChatGPT目前依然遥遥领先:ChatGPT 占整个前 50 名列表每月流量的 60%,估计每月访问量为 16 亿次,每月用户数为 2 亿(截至 2023 年 6 月)。这使得 ChatGPT 成为全球访问量排名第 24 的网站。 3、LLM助手(如ChatGPT)占主导地位,但伴侣和创意工具正在崛起:通用LLM聊天机器人占据了前50名列表的68%的总消费流量。 但近几个月来,另外两个类别已经开始推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伴侣(例如CharacterAI)和内容生成工具(例如Midjourney和ElevenLabs)。在更广泛的内容生成类别中,图像生成是最主要的用例,占流量的 41%,其次是产消者写作工具(占 26%)和视频生成(占 8%)。 4、早期“赢家”已经出现,但大多数产品类别仍有待抢夺:尽管对生成性AI的兴趣激增,但在许多类别中还没有一个跑道成功。
好说新闻
·2023-09-15
AI开卷视频:一句话一张图就能出大片,“人均诺兰”时代不远了
8
AI开卷视频:一句话一张图就能出大片,“人均诺兰”时代不远了
人人都能做大导的时代来了 当我们还在讨论 ChatGPT 和 AI 绘画时,AIGC 的圈子里又刷新了一些新玩法。 只见大叔打个响指,摇身一变成贵族,穿越到了 17、18 世界的欧洲宫廷。 随后,又一个响指,变成了「星球崛起」里的主角,在残垣断壁的战场上穿梭。 这还不算最神奇的,紧接着一个转场,打响指的人物从老爷子变成了健美女性。 于是很多网友探索出了用 Midjourney 生成图像,然后用 Gen-2 把图像转化为视频的玩法。 令人惊叹的《创世纪》电影预告片由 Nicolas Neubert 创作的《创世纪》电影预告片的视觉震撼力吸引了许多人,据了解,这是作者使用 Midjourney 和 Runway 制作出来的。再将其进行剪辑优化,最终成为一条专业的预告片。 很多人在推特上询问 Neubert 的制作步骤,他后续也在推文中详细介绍了灵感来源和创作过程。首先他是从配乐开始构思整个故事,然后再剪辑时将视觉效果与音乐节拍进行匹配。 对于具体的故事情节,他想一步步增强紧张感,所以分成了 3 个部分来完成:背景介绍、制作冲突、引入高潮。 第一步就是起草文案,将 “Sharing everything, living with the consequences, and then calling humanity up for action” 作为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来定后面的整体基调和声音,然后就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去生成场景,在阅读观看大量关于军事科技、战斗主题的科幻剪辑后,最后确认了故事线,为了使影片看起来更加有深度,他还添加了三个带有发光护身符孩子的镜头,提高故事深度。 第二步是用 Midjourney 生成一致的图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性,他拟了一个提示词模板,可以在预告片的每个镜头中重复使用。
好说新闻
·2023-09-14